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平溪區公所

 
  • FB
  • line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中央內容區塊

認識天燈

天燈緣起
發佈日期
2021-01-21
發佈單位
平溪區公所
類  別
認識天燈
詳細內容


  天燈又名孔明燈,相傳起源於三國時代諸葛孔明征伐南蠻時所發明,作為軍事通信之用,另一說則因其外型像孔明畫像的帽子而得名。清道光年間,本區先民由福建惠安及安溪等地入臺,輾轉來到基隆河上游開墾,當時因盜匪作亂(一說為原住民衝突),騷擾聚落,先民只好避難山中,待危機過後,才由留守村中的壯丁以天燈為信號,通知避難的家人返家,因此又有「平安燈」、「祈福燈」之名。

  日治時期,因執行理番及皇民政策,治安轉為良好,放天燈示警的景象不再,直到民國50年代南山坪坪頂地區民眾為感念先民開墾辛勞,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,當夜由居民製作施放數十盞天燈,共同施放祈福。

  新北市平溪區自1990年代(當時為臺北縣平溪鄉)重新恢復了放天燈的儀式,近年來在新北市政府、平溪區公所及地方居民的推動之下,漸漸成為廣為人和,且充滿文化色彩的特殊習俗,其中放天燈所代表祈福祝賀之涵義,和起飛時燈火緩緩升向空中的溫馨景象,往往打動不少人的心房,因此造成每逢過節,元宵當至之時,全台各地,不分男女老少,大批的賞燈人潮絡繹不絕,不停湧進本區一睹壯麗溫馨的天燈盛會,最高人數增達十萬餘人次,盛況空前,車水馬龍,好不熱鬧,人手一燈的情景也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心中。
  • 瀏覽人次:368 人
  • 更新日期:2021-01-21